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交通
  • 现代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交通管理的压力。在智能交通应用中,除了提取车辆信息外,如何便捷地确认车辆身份也格外重要。在众多车辆身份确认方式中,车牌识别以其在应用中的卓越表现而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可。
  • 针对城市公交普遍存在行车安全和乘客乘车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3G技术的公交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探作系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GPS定位技术,实现了对公交车车内视频监控、行车状态统计管理、定位信息采集等功能,同时以3G无线通信为传输手段,实现监控终端与控制中心通信,提高公交运行安全及服务质量,使市民能更好地来坐公交,享受生活。
  •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无法对车辆进行实时管理的现状,提出一种对高速公路上车辆进行实时测速及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过分析构建移动车辆的定位模型,利用谱估计方法对其多普勒频移进行测量,并针对模型求解中存在的非线性特性,采用牛顿迭代法计算车辆的实时速度及相对坐标以达到测量车速及确定车辆实时位置的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运算量小、精度高、实施简单的特点。
  • 为推动运输票证“一卡通用”之政策目标,交通部于88年发表“电子票证系统之多功能卡片规划书”第1版,随着科技进步继而于92年8月颁布第2版“电子票证系统之多功能卡片规划书”,针对交通运输服务上使用之非接触式IC卡订定一个共同规格,作为台湾电子票证系统发展建置之参考依据。
  • 设计了一个工作频段在902 MHz~928 MHz,输出功率为19 dBm、功率增益高达27 dBm、应用于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驱动级功率放大器。为缩短功率放大器的研发周期并提高其开发的成功率,设计运用了仿真优化和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高度一致性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无线物联网门禁系统作为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将网络延伸到了每一个门点,使每一个门点都有智能感知的功能,同时具有安全、智能、节能、美观的优点。
  • 受益于国家近几年对公路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城市道路和交通问题对智能交通形成的需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带动以及市民对出行效率的要求等因素的积极影响,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及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在近几年均有很大发展。投资额从2006年的182亿增长到2010年的481亿,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交通系统行业的投入将接近3800亿元,2010年-201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3%。
  • 本文将分析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物联网传感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 随着非接触式IC卡技术在城市公交自动收费系统的应用,车载POS机大量应用到公交收费系统中。近年来顾客持卡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公交机载POS机数量也持续增长,增长的同时对公交收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各地公交公司基本已建立起传统的借助有线接入的POS系统,以及部分GPRS/Zigbee无线方案试点,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公交POS系统数据采集的缺点进一步呈现出来。
  • 介绍了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监控系统及公交站电子站牌,它是利用GPS、GPRS、GIS、Zigbee以及传感器技术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利用此系统不仅给市民乘车提供了便利,也使得公共交通管理者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公交车运行情况,以便日后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公交车辆的运营。
  • 电子标签芯片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核心,其模拟电路的设计十分关键。基于ISO/IEC 18000-6C标准,以设计出符合标准的标签芯片为设计目标,超高频(UHF)无源电子标签芯片模拟电路被提出。它分为电源产生电路、调制解调电路以及上电复位模块等模块。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具有很高的整流效率,满足了设计需求。
  • 电子口岸及电子闸口作为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和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共同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重要实现载体,通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整合政务信息、商务信息和物流信息,以实现贸易便利化与安全的目的。检验检疫作为对进出境货物进行质量把关的职能部门,对推动口岸建设的电子化及高效便捷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近年来,蓝牙技术在物联网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目前蓝牙技术在汽车上的拓展应用场景集中体现在汽车遥控、电子导航等几个方面。
  • 传统的公交定位都是采用GPS 或者GPRS 的定位,具有一定的缺陷。而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 的无线定位系统设计简单,定位精确度高,设备成本低廉,非常适合现代化城市的公交车系统智能管理。
  • 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成百上千的传感器节点布置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形成监测网络,这些节点通过特定的协议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完成某项应用任务,达到数据采集、无线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可以实时传送监测数据,不易受到目标环境的限制,在环境监测、城市交通管理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因此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软硬件技术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的短距离接收进行设计探讨。
  •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人脸识别的嵌入式门禁系统。该系统采用$302440A芯片和Ubuntu操作系统平台,通过对图像的采集和处理,实现系统的多功能控制。核心部分是对人脸进行自动检测识别,进门禁控制,提高了家居的安全性。
  • RFID射频识别技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通过读写器和安装在载体上的RFID卡,构成RFID系统。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应用中的一项支撑技术,能实现对载体的非接触的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公安、路政、物流管理等领域。本文主要分析射频识别技术在交通、港口领域里的几种典型应用。
  • 采用先进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的机电设备,并结合用户在停车场收费管理方面的需求,以及交通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开发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可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的服务。
  •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 道路交通拥堵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已成为制约城市功能发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道路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可靠性高、保密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本文将射频识别技术引入到智能停车场系统,可以实现不停车收费,保证车辆安全和交通方便,提高停车场管理水平。
  •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智能交通控制,利用传感器节点采集交通信息,智能交通控制终端根据采集到的交通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口控制模式,调整各交叉路口的绿信比,协调干线各路口周期的确定和各路口之间的相位差,自适应地控制车辆通行时间,从而保证车辆通行质量,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
  • 随着IC应用的迅猛发展,IC卡已经由原来的公交应用逐渐拓展到小额消费、自来水、燃气、供热等公用事业缴费、数字社区中门禁、停车场的管理等多应用领域,各地单一的公交IC卡应用发展成为城市一卡通已是必然趋势。
  • 本文应用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RFID) 技术,结合设置在路面的读写装置、安装在车辆上的射频标签,设计了一种LED 路灯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LED 路灯的智能开关,既能够节约能源又可以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管理路灯系统的工作负担。
  • 针对我国大中城市交通所面临的问题,以大连市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为实例,着重分析了由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施,而给城市所带来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智能化交通被公认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智能交通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 通过ETC系统的应用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已成为智能交通行业一致的认识。
  • 通过研究超高频段RFID电子标签的特性, 对符合ISO18000- 6B 标准的超高频标签的射频模拟前端部分进行了研究, 重点介绍了该标签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并给出了其射频模拟前端关键部分的设计与仿真。该超高频电子标签具有识别距离远、通信速度快、尺寸较小、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主要应用于生产、零售、物流、交通等各个行业。
  • 介绍了物联网RFID技术的相关概念,给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该解决方案给停车场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 为了设计实现北川地震遗址导览与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基于RFID技术,设计了包括智能化现场导览管理,地震危险区域参观人员的安全监控,以及后台软件平台管理,完成了对遗址区域内人员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实现了基于RFID技术的地震遗址参观管理模块的创新。
  • 本文探讨了使用MSP430F5系列产品实现ETC系统中实时HDLC编解码的方法。MSP430F5xxx是TI公司MSP430家族最新产品序列,采用先进的0.18工艺,1MIPS消耗的电流低到了惊人的160uA。同时,F5xx产品都配备了高效灵活的DMA模块,对16bit数据进行搬移只需要2个时钟周期。本文给出了结合F5xx的DMA,TimerA,CRC16及SPI,实现几乎实时的HDLC FM0软解码办法和利用SPI的便捷的FM0编码方法。本文包括相关的两个实例代码。
  • 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物联网的应用发展方面存在的标准不统一、价格昂贵、安全加密技术有待突破、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塑了物联网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