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标签芯片
  • RFID常用工作频率包括低频125kHz、134.2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930MHz,微波2.45GHz,5.8GHz等。因为低频125kHz、134.2kHz,高频13.56MHz系统以线圈作为天线,采用电感祸合的方式,其工作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2m,带宽在欧洲及其他地区限制为几千赫兹。但超高频(860~93Uh1Hz)和微波(2.45GHz,5.8GHz)可以提供更远的工作距离,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小的天线尺寸,因此成为RFID的热点研究领域。
  • 首先弄清无源标签的供电机理,继而针对UHF RFID空中接口的应用环境进行分析,才可能寻得完整的解决方案。
  • 发射时,把逻辑电路处理过的发射基带信息调制成的发射中频,用TX-VCO把发射中频信号频率上变为890M-915M(GSM)的频率信号。经功放放大后由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 国内在超高频自动识别技术研发上滞后国际2-3年,虽形成一批专利技术,但数量较少。超高频RFID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防碰撞算法、低功耗芯片设计、UHF电子标签天线设计、测试认证等方面。
  • 针对频谱特征法在设计无芯片标签中面临的编码容量与标签尺寸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无芯片标签结构。设计的标签由介质集成波导和位于表面贴片上的互补分裂环构成。标签谐振频率可通过调节互补分裂环内外环的开口角度实现,其中外环负责大范围的频率粗调,内环用于小范围的频率细调。标签工作于4 GHz~6 GHz频率范围,尺寸为25 mm×15 mm,编码密度高达4.86 bit/cm2。通过仿真验证了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相比传统的无芯片标签,该结构可以在不增大标签尺寸的前提下提高编码容量,同时介质集成波导为标签提供了高选择性,使标签保持了较高的频谱分辨率。
  • 英特尔、微软、IBM、NEC、日立、讯宝等巨头企业,都对RFID技术倾注了巨大的热情。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RFID领域投入巨资进行RFID芯片开发,IBM、Microsoft等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RFID的应用,而菲利普电子公司则是RFID芯片制造业的领头产商。故本文以Philips生产的Mifare lS50为例子,剖析RFID卡的结构及其芯片的通讯、存储技术。该卡的RFID芯片所具有的独特的MIFARE RF(射频)非接触式接口标准已被制定为国际标准ISO/IEC 14443 TYPE A标准,其应用很广泛。
  • DIP封装全称是双排直立式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这种封装方式看起来会像条黑色蜈蚣,让人印象深刻,是最早采用的 IC 封装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适合小型且不需接太多线的芯片。缺点是此封装大部分采用的是塑料,散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现行高速芯片的要求。
  • 到2016年RFID技术在我国图书馆实践运行使用已经整整十年时间,从当初零星之火到如今在图书馆业内的广泛应用,可以说RFID 技术在图书馆的深入应用,促进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管理平台、服务内容等多方面的发展和变革,不仅使传统的流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拓展了服务的空间和时间。对图书馆员来说,使用RFID技术不仅减轻了工作的难度,还提高了服务的效能。
  • 随着RFID电子标签的普及与应用,其工艺技术也逐渐完善与成熟。下文就为大家介绍RFID电子标签天线的制作方法和模切工艺。
  •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目前国内每天1亿个包裹,未来10年每天包裹量或将达10亿件。对于物流业这种对人力成本敏感的产业来说,机器视觉具有高度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和环境适应强等优点,为高速发展的物流分拣系统打开“新视界”。物流行业正从人工分拣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快速演进。
  • 同国内很多的服装企业一样,海澜之家很早就意识到了科技力量的重要性,较早的介入了以条码技术为代表的供应链管理,陆续在出入库和盘点环节,以扫描条码的方式进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受制于条码识别穿透力差,必须在较小的距离内才能感应到,条码识别过程不可以批量读取,条码识别过程存在很多的误读情况,另外条形码本身所能表示的信息太单一,不能对某件服饰进行更多描述的特性,海澜之家意识到服装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在IC表面加上适量的助焊膏,用电烙铁将IC上的残留焊锡去除(注意最好不要使用吸锡线去吸,因为对于那些软封装的IC例如摩托罗拉的字库,如果用吸锡线去吸的话,会造成IC的焊脚缩进褐色的软皮里面,造成上锡困难),然后用天那水洗净。
  • 介绍了UHF RFID无源标签的供电特点,即采用无线功率传输供电,或利用片上储能电容充放电实现对芯片电路供电。同时为保证通信需求,应该做到充电与放电供需平衡,可取的设计是将标签所接收的射频能量大部分用于浮充供电;为集中更多能量用于浮充供电,应当尽量减少射频能量的其它应用消耗,包括接收时段的解调解码、应答时段的调制和发送。
  • 针对近距离无线传输系统中nRF2401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数据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对通信协议加以扩展的解决办法,并在用单片机与该芯片设计的实验电路上给予证明,给出了程序开发流程及硬件接口电路。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丢失的问题,实现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
  • 对于 UHF 频段RFID 标签的研究,国际上许多研究单位已经取得了一些出色的成果。例如,Atmel 公司在JSSC 上发表了最小RF 输入功率可低至 16.7μW的UHF 无源RFID 标签。这篇文章由于其超低的输入功率,已经成为RFID 标签设计的一篇经典文章,被多次引用。在 2005 年,JSSC 发表了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设计的一款最小输入功率仅为2.7μW,读写距离可达12m 的2.45G RFID 标签芯片。在超 小、超薄的RFID 标签设计上,日本日立公司在2006年ISSCC 会议上提出了面积仅为0.15mm×0.15mm,芯片厚度仅为.5μm 的 RFID 标签芯片。国内在RFID 标签领域的研究,目前与国外顶尖的科研成果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国内科研工作者加倍的努力。
  • 本文设计了一种低插入损耗、高隔离度的全集成超宽带CMOS射频收发开关芯片。该电路采用深N阱体悬浮技术,在1.8V电压供电下,该射频开关收发两路在0.1-1.2GHz内的测试结果具有0.7dB的插入损耗、优于-20dB的回波损耗以及-37dB以下的隔离度。
  • 耗材市场的巨大利润也使其成为不法分子的造假目标,致使市场出现:假货横行下,品牌信誉严重受损;假货难辨真伪,抢占正品市场,消费者利益受损;直接导致消费者忠诚度降低,直接影响企业利益,扰乱市场格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产品的革新带来了可能,解决产品防伪、经销及售后问题,而具体到净化效果的实现上,则需要深厚的专业经验和庞大的行业数据。
  • 对比GB29768和国际标准ISO 18000-6C,分析了GB29768针对我国国情的协议改进和优势,并着重介绍了RFID 标签的安全协议。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一款基于自主协议的国产自主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芯片,并给出了设计这款芯片的关键技术。
  • 借助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水平,使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运维的生产链条更加紧密、合理,在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转型过程中,能够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
  • 本文在研究了ISO/IEC14443标准以及相关的金融标准基础上,基于RC632射频收发芯片,对非接触式CPU卡和终端机具之间通信所采用的空中传输协议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并进行有关测试,给出测试结果。
  • 目前,VICC的数字部分的控制器有两种:嵌入式CPU和状态机。嵌入式CPU设计较为灵活,能实现较为复杂的加密算法,但是功耗较大、成本高;而状态机则功耗低、成本低,因而在注重功耗和成本的RFID市场获得了广泛应用,也为本文所采用。
  • 本文讨论了RFID芯片模拟前端的实现方法,在电源产生、数据收发方面采用了新技术,并且从整个系统上作了优化,简化了模拟前端的设计,使整个系统更可靠。该芯片已通过小额支付与门禁系统的实验室测试,其对恶劣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需要进一步测试与改进。
  • 设计了一款以ARM7 芯片AT91SAM7X256 为核心,μC/OS-II 为操作系统的基于Zigbee 技术无线投票基站。该基站用于连接Zigbee 网络和以太网。实现了无线投票表决器远程监控和多会议室同时投票功能。主要分析了该基站的软件设计,介绍了基站如何建立无线投票表决器网络,收集表决器的投票情况,接受远程监控访问的过程。并且对其硬件平台的结构做了相应描述。
  • 本文设计了完整的智能车库控制系统,车库模型总体采用“回”字设计方案,此方案在模型车库中已经通过验证和实际的信息采集,能够满足实际运用。硬件部分以STC公司生产的STC 11F32XE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对系统硬件进行了总体设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密集读取的超宽带电子标签。
  • 提出了一种基于ISO/IEC15693 协议的标签芯片编解码系统设计的实现方法,使编解码更加完整准确。采用Verilog HDL建立RTL模型,用ModelSim进行功能仿真,并在Altera DE2-115与射频前端搭建的平台上进行了FPGA验证。最后不仅功能验证正确,而且比协议中要求的识别凹槽宽度范围广,处理更加灵活,同时减小了射频前端模拟解调的压力。对其他编解码系统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UHF RFID是一款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芯片。该芯片采用无源供电方式:在收到载波能量后,RF前端单元产生Vdd电源信号,供给整芯片工作。由于供电系统的限制,该芯片无法产生较大的电流驱动,因此低功耗设计成为芯片研发过程中的主要突破点。
  • 香港众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众浩”RFID智慧汽车控制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是RFID技术转化为高科技产品的成果。它运用RFID技术,实现了无匙开、关汽车门,自动升窗及防盗报警的功能。详细功能如下:
  • 无线射频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其射频信号空间传播的特性——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来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识别过程不需要物理接触,不需要人工管理即可完成标签信息的写入和读取。采用RFID 技术,可以一次性实现对多个目标以及运动目标的识别。此外,电子标签是可读写的,能储存大量信息,安全性保密性强,并且不怕外部灰尘、污渍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 社会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照顾小孩(尤其是婴幼儿)、老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大为减少,而婴幼儿患肺炎等一系列疾病都会在其体温、呼吸频率等指标上得以反映(医学表明肺炎患者的呼吸频率明显异常),老年疾病则体现在血压等指标上。
  • 本文介绍了一种读写器的编解码部分由FPGA来完成的设计方案,由FPGA负责前向链路的PIE编码和后向链路的FM0/miller解码,且解码模块可对标签突发传来的数据立即检测并实施解码,实现了较快的解码速率。FPGA选用的是Altera公司的EP1C3T100C6芯片。
  • 介绍了EPC CLASS-1/Gen-2 RFID标准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作为第二代得到广泛厂商支持的RFID标准,Gen-2标准吸收了其他RFID相关标准的最新成果,在射频频段选择、物理层数据编码技术及调制方式、防冲突算法、标签访问控制和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改进,以适应标签低处理能力、低功耗和低成本的要求,使得Gen-2标准在性能上比第一代EPC RFID标准有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