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标准
  •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中间件介于RFID 阅读器和上层应用之间,用来屏蔽不同型号的阅读器和各种协议标准的标签,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统一接口。另外,还负责整合和过滤数据,产生报表,工字电感器减少应用层软件的处理负担,使海量标签数据的传输和应用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外的RFID 中间件体积庞大,只适用于PC 机,不能移植到嵌入式阅读器中。本文提出一种可直接运行于各种嵌入式阅读器设备,基于EPCglobal ALE 标准的嵌入式 RFID 中间件,并详细研究其中的标签数据处理流程。
  • Doherty放大器最重要的特性是负载调制(load modulation),它完美地合成了两个放大器的不对称输出功率。在小功率等级下只有一个放大器(称为载波放大器,carrier amplifier)以低功率电平工作,并且在相同功率等级下Doherty 功放的效率是采用两倍大放大器在相同输出功率等级下所获得的效率的两倍。
  • 本文针对前期各地监狱工具管理试点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劣性,供需求方技术选型参考。
  •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式信息传递,达到自动识别目的。RFID标签具有防水、防磁、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读取数据等优点,标签存储的数据安个、可靠、具有可重复改写等特点。由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融合了无线定位、产品电子编码和互联网技术,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广泛用于社会、经济、国防等领域,成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催化剂。
  • Melexis公司的MLX90132是13.56MHz全集成的多协议NFC/RFID收发器,可处理亚载波频率106kHz~848kHz,高达848kbps,双路驱动器架构把外接元件数减少,能向合适的天线负载提供高达70mW的RF功率。器件和ISO/IEC 18092 (NFC),ISO/IEC 14443 A1与B2, ISO/IEC 15693以及ISO/IEC 18000-3 模式1兼容,主要用在汽车接入和起动, 汽车发动机防盗,汽车诊断和汽车租赁。
  • RFID天线是RFID系统中必不可缺的一大部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需要将来自发射机的导波能量转变为无线电波,或者将无线电波转换为导波能量,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称为天线。
  • 特性阻抗:又称“特征阻抗”,它不是直流电阻,属于长线传输中的概念。在高频范围内,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沿到达的地方,信号线和参考平面(电源或地平面)间由于电场的建立,会产生一个瞬间电流,如果传输线是各向同性的,那么只要信号在传输,就始终存在一个电流I,而如果信号的输出电平为V,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传输线就会等效成一个电阻,大小为V/I,把这个等效的电阻称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传输路径上的特性阻抗发生变化,信号就会在阻抗不连续的结点产生反射。影响特性阻抗的因素有:介电常数、介质厚度、线宽、铜箔厚度。
  • 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发展,加深了人与物的连接互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沟通更为便捷、连接越来越紧密。人、物(设备)的连接依赖于Internet无线组网无线连接,然而连接协议却品类多多,如大类的WiFi、BLE、Zigbee、Z-wave,还有小众的NB-IoT、LoRa等;且单就WiFi协议,又有多个芯片平台 如高通QCA4004、MTK的MT7688、乐鑫的ESP8266、瑞昱的RTL8710等; 这样一来,难免会给工程师产品开发前期带来困扰: 产品适合选用什么协议?需要哪些参数做衡量? 又有什么测试测量手段?
  • 近年来,射频识别(RFID)技术取得了广泛的商业应用,特别是我国政府于2009年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与产业,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即为RFID。在RFID系统中,天线作为能量的转换器,在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实现了电磁能量的相互转换。因此,天线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 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了酒店智慧化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和科技化的智慧酒店整合现代计算机、通讯、控制等技术,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体验、降低人力与能耗成本,通过智能化设施提高信息化体验,营造人本化环境,形成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安全节能的新一代酒店。
  • 汽车的产生为人民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停车管理问题, 如大型停车场的车辆定位及寻车问题。目前, 大型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基于IC卡、超声波、视频识别等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基于RFID技术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 针对传统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难以满足故障定位精确、多参数集中监测的现状, 提出一种新型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架构, 并重点研究了用于状态监测的智能电子装置( IED) 。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 RFID) 技术的状态监测 IED, 主要由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一种有源 RFID 芯片构成。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 IED 天线回波损耗约为 - 13. 1 dB, 载波频率为 865. 8 MHz 时,IED 最大读写距离为 18 m, IED 驱动电流和工作电流分别为 520, 210 μA, 性能优于 SL9000A。
  • 基于NFC技术的RFID门禁读头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NFC手机和门禁读头之间的通信。读头配备标准Wiegand26接口,且兼容传统的非接触式门禁读头功能。相比传统门禁读头只能作为读卡器来读取非接触式卡片,基于NFC技术的RFID门禁读头可以和符合NFC标准的设备如手机、非接触式卡、读卡器等直接通讯,大大拓展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电路板在升级优化之后,能够具有数据存储,转发功能,以及记录不同NFC设备的特征码,存储并授权,当NFC设备进入有效场后,即开启门锁。
  • 随着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分米波波段(UHF)的RFID系统具有高的读取速率以及较长的读取距离,因此近年来关于UHF波段的RFID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无源的RFID标签(Tag)通常由RFID标签芯片和RFID标签天线构成。
  • 电子标签天线的设计目标是传输最大的能量进出标签芯片,这需要仔细设计天线和自由空间的匹配,以及天线与标签芯片的匹配。当工作频率增加到微波波段,天线与电子标签芯片之间的匹配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状晶格的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材料。如图1.1所示,石墨烯的原胞由晶格矢量a1和a2定义每个原胞内有两个原子,分别位于A和B的晶格上。
  • AMR传感器节点基本电路如图所示。电源部分由TI公司的APL5312-33起到LDU功能,电源输入电压为4.2 V,输出为3.3 V。磁场强度检测使用MMC2122MG AMR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灵敏度高、能耗低和稳定性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电子指南针、GPS导航、位置感知、车辆检测和磁力测定。
  •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上的车辆变得越来越多。这不仅增加了交通压力,对车辆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没有新的科技去解决这些难题呢?答案当然有,它就是智能电子车牌。
  • 本系统可实时显示枪弹在位,自动记录枪弹出入柜等情况,对枪弹的使用实行计划和审批管理,规范枪弹的领取和归还登记;监控报警系统可对出入柜的枪弹进行监控,对非法的开门取枪弹以及枪弹试用超时等情况进行本地及异地报警,并可随时查看枪弹的动用和报警记录,使信息的获取准确、及时、全面。
  • 目前能够体现云制造理念框架的主体与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平台。
  • 目前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且还未形成统一的全球化标准,市场为多种标准并存的局面,由于各个标准中对于调制方式的定义不同,给不同标准间的通信和检测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因此,正确地识别出RFID调制方式是实现通信互联和信号测试等处理的前提,RFID调制识别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RFID测试中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瞬时信息的调制识别方法,该方法是以RFID调制信号的瞬时信息为基础,提出了两个新的特征参数Ra和Rf,设计了调制识别分类器进行有效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复杂度降低,且RFID调制信号的识别正确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当前的射频识别(RFID)系统只是简单地将防碰撞算法和安全机制粗糙地融合在一起。在分析经典自适应动态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内嵌安全机制的防碰撞策略。该策略将先序遍历机制、布尔运算双向认证协议内嵌入其中,解决了传统RFID系统标签识别效率较低、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优势。与后退二叉树、动态自适应、二叉树搜索等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大大降低系统搜索的次数,提高标签的吞吐率。
  • 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委托SC31子委员会,负责所有RFID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即对所有RFID应用领域的共同属性进行规范化;委托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如ISO TC104 SC4负责制定集装箱系列RFID标准的制定,ISO TC 23 SC19负责制定动物管理系列RFID标准,ISO TC122和ISO TC104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制定物流与供应链系列应用标准。
  • 由于RFID系统及设备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以及使用开放的无线通信链路,从而带来许多安全问题,目前还缺乏安全、高效、实用的低成本RFID安全协议。本文对现有几种典型的安全协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安全缺陷和漏洞。针对基于分组索引的RFID安全协议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最优分组方案,使其索引的时间复杂度降为最低,同时采用随机数、Hash函数、标签与后端数据库共享密钥机制等,解决了RFID中的隐私保护、跟踪、欺骗攻击、前向安全、后向安全、妥协攻击等安全性问题。
  • 为了提高大规模RFID系统的认证效率,通过分析现有RFID系统的认证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了一套基于Hash函数的改进协议。向RFID读写器加入过滤规则,能够有效过滤恶意和无效的认证请求;对标签的访问计数器值的分层化、更新和重置,可以有效提高后端数据库检索数据的命中率。通过分析和测试,该协议能够有效抵御假冒攻击、重传攻击等不安全问题,有效提高RFID认证的效率,降低认证服务器计算负荷。
  • 与RFID应用使用的传统测试设备相比,现代RSA3408A可以提供快得多、更加高效的诊断和检定体验。为演示RTSA的辅助工具,下面我们将考察某些常见的RFID测量……
  • EPCglobal制定了标准开发过程规范,它规范了EPCglobal各部门的职责以及标准开发的业务流程。对递交的标准草案进行多方审核,技术方面的审核内容包括防碰撞算法性能、应用场景、标签芯片占用面积、读写器复杂度、密集读写器组网、数据安全六个方面,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下面分别介绍EPCglobal 体系框架和相应的RFID技术标准。
  • 随着阅读器与标签价格的降低和全球市场的扩大,射频标识RFID(以下简称RFID)的应用与日俱增。标签既可由阅读器供电(无源标签),也可以由标签的板上电源供电(半有源标签和有源标签)。由于亚微型无源 CMOS 标签的成本降低,库存和其他应用迅速增加。一些评估表明,随着无源标签的价格持续下降,几乎每一个售出产品的内部都将有一个 RFID 标签。由于无源RFID 标签的重要性及其独特的工程实现的挑战性,本文将重点研究无源标签系统。
  • 对于轻量级RFID系统的认证协议的研究,既要考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安全性问题,又需要兼顾系统在计算量、存储量和通信量等方面的硬件资源限制。该文针对现有的轻量级RFID安全协议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SASI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并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物联网技术的总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目前应用研究的情况来看,已经出现多个技术发展方向。而准确把握当前技术发展的瓶颈,对于积极开展RFID技术研究,推动物联网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无线射频辨识(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射频辨识技术,利用读取器(reader)读取贴附于物体上的标签(tag)上编码。每一个标签上的编码都是唯一的,因此可以有效辨识环境中的对象。RFID逐渐取代需接触读取的条形码(barcode)技术,成为辨识科技领域的主流,现今已广泛的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例如:供应链管理、医疗照护、门禁监控等。
  • 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非常多,从传感器技术到通信技术,从嵌入式微处理节点到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等不同的领域,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目前介入物联网领域主要的国际标准组织有IEEE、ISO、ETSI、ITU-T、3GPP、3GPP2等,这些标准组织在物联网总体架构、感知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标准,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射频技术RFID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