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微波
  • RF和微波无源元件承受许多设计约束和性能指标的负担。根据应用的功率要求,对材料和设计性能的要求可以显着提高。
  • RFID常用工作频率包括低频125kHz、134.2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930MHz,微波2.45GHz,5.8GHz等。因为低频125kHz、134.2kHz,高频13.56MHz系统以线圈作为天线,采用电感祸合的方式,其工作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2m,带宽在欧洲及其他地区限制为几千赫兹。但超高频(860~93Uh1Hz)和微波(2.45GHz,5.8GHz)可以提供更远的工作距离,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小的天线尺寸,因此成为RFID的热点研究领域。
  • 当装有电子标签的物体接近微波天线时,阅读器受控发出微波查询信号。安装在物体表面的电子标签收到经微波天线发出的查询信号后,根据查询信号中的命令要求,将标签中的数据信息反射回微波天线。
  • 天线的基本功能是将馈线传输的电磁波变为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天线的方向图是表征天线辐射时电磁波能量(或场强)在空间各点分布的情况,它是描述天线的主要参数之一。
  • 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向电子标签发出微波查询信号,电子标签被读写器微波能量激活,接受到微波信号后应答并发出带有标签数据信息的回波信号。
  •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业现场中。RFID的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翻译为“无线射频识别”。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一种无线识别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利用无线电(radio)来进行身份识别。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可以分成低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四种。
  • RFID的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文翻译为“无线射频识别”。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一种无线识别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利用无线电(radio)来进行身份识别。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不同,RFID系统可以分成低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四种。
  •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of Identificatio,RFID)是一种使用射频技术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具有传输速率快、防冲撞、大批量读取、运动过程读取等优势,因此,RFID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与控制、防伪与安全控制、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各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频段包括低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段,其中以高频和超高频的应用最为广泛。
  • 无线射频识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来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包括芯片和标签天线)、阅读器(含阅读器天线)和后台主机组成。当前,射频识别工作频率包括频率为低频(125KHz、134KHz)、高频频段(13.56MHz)、UHF超高频段(860~960MHz)和 2.45GHz以上的微波频段等。
  • 在RF装置中,工作频率增加到微波区域的时候,天线与标签芯片之间的匹配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天线的目标是传输最大的能量进出标签芯片。这需要仔细的设计天线和自由空间以及其相连的标签芯片的匹配。本文考虑的频带是435MHz, 2.45 GHz 和5.8 GHz,在零售商品中使用。
  • 巴伦(Balun)也称平衡转换器,是微波平衡混频器、倍频器、推挽放大器和天线馈电网络等平衡电路布局的关键部件,可以说是无线局域网射频前端电路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着无线通信的性能和质量。而差分天线馈线的主要任务就是高效率的传输功率,同时要保证对称阵子的平衡馈电。而在超短波频段,如果采用平行双导线做其馈电,虽然能保证这种平衡性,但由于其开放式的结构,将会产生强烈的反射,为防止电磁能量的漏失和不易受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馈线通常采用屏蔽式同轴电缆,但如果直接与天线端相连,将会破坏天线本身的对称性。这种不平衡现象不仅改变了天线的输入阻抗匹配,而且使天线方向图发生畸变。
  • RFID技术是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以识别和交换数据为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 RFID的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标识,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是一门独立的将不同的跨学科的专业技术综合在一起,如高频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半导体技术、数据与密码学、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等。
  • 电子标签天线的设计目标是传输最大的能量进出标签芯片,这需要仔细设计天线和自由空间的匹配,以及天线与标签芯片的匹配。当工作频率增加到微波波段,天线与电子标签芯片之间的匹配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 5G 移动网络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是射频及微波行业的两大热点话题。要想在此类无线应用领域取得新的进展,就需要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同时还需在源电子扫描阵列(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s,简称AESA)、相控阵天线,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 MIMO)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本文主要对双频微带天线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并设计了一款谐振频率915MHz和2.45GHz附近的双频RFID读写器微带天线,同时,利用HFSS对天线进行仿真、优化。最后加工实物利用微波暗室对天线的性能进行测试。
  • 射频与微波因其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对其他安防探测手段形成了有效补充,使得这项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并已经在出入口人体安检、小型无人机捕获、周界安防以及电子射频识别(RFID)等场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安防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射频与微波技术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现行海关转关货物监管主要采用传统的一次性铅封方式,以人工操作、肉眼识别等方式对集装箱进行机械施封、验封、解封,运行成本高、安全性低,更关键的是这种监管方式运行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海关大密度、高强度业务流量的监管要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以识别和交换数据为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
  • 太赫兹(THz)波是一种频率高于微波而低于红外光的电磁波,1 THz=1012 Hz。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微型半导体技术、超快光电子技术发展迅速,高性能太赫兹波源和检测设备研制成功,太赫兹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质的太赫兹谱信息丰富且分辨率高[1-3],太赫兹电磁波在环境保护监控、成像与检测、疾病诊断、天文研究、高速宽带移动通信、军用侦察设备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4-7]。
  • 近几年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各国重视。随着 供应链管理、集装箱、工业、科研和医药等行业对3 m以上射频识别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已经把研究的热点转向超高频段和微波频段。射频电路的设计主要围绕着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工作频率和轻 重量等要求进行。本文对915MHz射频收发系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 RFID ( Rad io Frequency Identificat ion)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电子标签安装在被识别的物体上, 当被标识的物体进入RFID 系统的阅读范围时, 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来实现识别和数据交换功能。
  • 在REID系统中,由于使用的电子标签常常是无源的,市无源标签需要在读写器的通信过程中获得自身的能量供应。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信道编码方式首先必须保证不能中断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能量供应。另外,作为保障系统可靠工作的需要,还必须在编码中提供数据一级的校验保护,编码方式应该提供这T功能,并可以根据码型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误码或有电子标签冲突发生。
  • 2.45 GHz频段是RFID常用的频段之一。为了实现一款该频段的性能良好的天线,在改善缝隙耦合馈电天线结构的基础上,在天线设计中融入高阻表面型微波光子晶体结构。新颖的天线结构及有效的设计思路,使天线在保持高增益的情况下,在更宽的频带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小了天线的尺寸,使天线整体性能更加完善。
  • RFID 系统实事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几十年,从供电状态来看可以分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从工作频率来看,可以分为低频(125KHz~13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2.45GHz,5.8GHz)等几大类。不同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硬件价格差别是巨大的,而系统本身的特性也各不相同,系统的成熟度也有所不同。
  • RFID 系统实事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几十年,从供电状态来看可以分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从工作频率来看,可以分为低频(125KHz~13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2.45GHz,5.8GHz)等几大类。不同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硬件价格差别是巨大的,而系统本身的特性也各不相同,系统的成熟度也有所不同。
  • 相对于电力微波通信网、电力DDN数字数据和公网等远程通讯技术相比,电网数字化需要“就地”获取信息,并快速作出反应,同时需要和远程通讯技术配合。
  • 对于采用被动式标签的射频识别系统而言,根据工作频段的不同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感应耦合(Induc.tiveCoupling)T作模式,这种模式也称为近场工作模式,它主要适用用于低频和高频RFID系统:另一种则是反向散射(Backscattering)32作模式,这种模式也称为远场T作模式,主要适用于超高频和微波RFID系统。
  • 针对提高公路收费道口通行能力,减少公路收费道口车辆阻塞的目的,设计研发了基于RFID的不停车收费系统,采用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自动车辆识别(AVI)、自动车型分类(AVCS)、短程通信、逃费抓拍等技术,
  • 随着雷达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展,作为关键部件的天线,尤其是主流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发展日新月异。为适应现代雷达的高设计指标要求,新的解决方案、设计理论、材料以及微波器件正不断涌现,天线微波领域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
  •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感应的人体传感器设计方案,并通过两例实用电子装置来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电子标签安装在被识别的物体上,当被标识的物体进入RFID系统的阅读范围时,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来实现识别和数据交换功能。
  • 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或者车身其他部位的车载有源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 ETC车道上的远距离读写器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