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线圈
  • RFID常用工作频率包括低频125kHz、134.2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930MHz,微波2.45GHz,5.8GHz等。因为低频125kHz、134.2kHz,高频13.56MHz系统以线圈作为天线,采用电感祸合的方式,其工作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2m,带宽在欧洲及其他地区限制为几千赫兹。但超高频(860~93Uh1Hz)和微波(2.45GHz,5.8GHz)可以提供更远的工作距离,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小的天线尺寸,因此成为RFID的热点研究领域。
  • RFID主要由阅读器和应答器两大部分组成。阅读器(如图1)是数据捕获系统,内含一个与应答器相配合的耦合元件。应答器(如图2)是数据载体,内含一个微型芯片和一个天线线圈组成的耦合元件。
  • 天线制造技术在低频段主要是线圈绕制法,一般的超高频和高频天线制造方法主要存在蚀刻法,电镀法,印刷法。
  •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一选定天线的场强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实际测试来研究和论证的。工作频率为13.56 MHz。基于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叠加的原理,考虑在工作天线附近增加一开路线圈,区别是线圈与工作天线不直接相连。在电磁场环境下,附加的开路线圈感应出相应的电流和磁场进而对工作天线产生影响,并且改善工作天线的阻抗,通过调整附加线圈与工作天线之间的距离来增强所需位置的场强。此方法分析了附加线圈与工作天线之间不同的位置、距离以及附加线圈的大小和通断等情况,给出了这些情况下工作天线的电流和磁场的变化。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 本设计中应答器标签的频率为125 kHz,线圈的电感L约1.35 mH,这样可由式(3)计算出电容C的容值。另外通过调节电阻R(注意线圈也含有一定的电阻)来调节品质。
  • 设计了基于耦合线圈的射频识别装置。系统由阅读器与应答器两部分组成:阅读器采用PT2272、耦合线圈、发光二极管;应答器采用PT2262、耦合线圈、拨码开关等。阅读器采用单电源供电,应答器能量则全部来自耦合线圈;无线数据传输采用异步串口通信与负载调制等方法实现。阅读器可识别靠近的应答器并显示识别结果,识别距离≥10 cm,显示正确率≥95%,响应时间≤1 s。
  • 实现了一种基于MP300读卡器电路的射频前端电路仿真模型。通过对读卡器的发射线圈及场强标定线圈等进行分析和建模,结合ISO14443对RFID模拟前端电路的要求,搭建了与测试条件高度吻合的仿真电路模型。模型中射频发射线圈、场强标定线圈及标签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用耦合系数k表示。经测试验证,该仿真模型在1.5 A/m~7.5 A/m场强下对待测卡片电源获取、时钟获取、信号解调、信号调制及信号串扰等方面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能帮助模拟前端芯片设计快速收敛至设计目标。
  • 设计了基于耦合线圈的射频识别装置。系统由阅读器与应答器两部分组成:阅读器采用PT2272、耦合线圈、发光二极管;应答器采用PT2262、耦合线圈、拨码开关等。阅读器采用单电源供电,应答器能量则全部来自耦合线圈;无线数据传输采用异步串口通信与负载调制等方法实现。
  • 近年来,通信行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电信网络日益通道化、电信服务日益虚拟化,没有网络的公司通过使用网络通道就可以提供越来越多的通信服务,传统电信运营商单纯依赖提供简单的语音和数据通信获得赢利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纷纷向“信息服务”转型。
  • 摘要 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和应答器组成。阅读器包含高频接收模块、控制单元及与应答器连接的耦合元件。高频接收模块以单片集成接收芯片MC3362为核心,结合MC145151构成锁相回路,接收应答器发送的信息。应答器由耦合元件以及高频发射模块组成,其工作所需能量全部由耦合线圈提供,采用自动开关控制应答器与电源的通断以降低功耗。
  •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油(液)位传感器共分两类:一类是用滑动电位器为基本检测元件,它是由浮子带动电位器,再用欧姆表检测其阻值,从而达到显示油位的目的,但当油垢覆盖电位器后,其阻值会发生变化,造成误差太大,甚至不能使用,使此类油箱传感器成为寿命很短的易损件。另一类是用电感线圈为基本检测元件。它是用浮子带动电感线圈,改变震当电路的震荡频率,再通过频率计检测其频率来测定油(液)位。
  • 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实验和实施了多种不同的自动识别技术,如感应线圈识别技术、声表面波识别技术、条形码识别技术、红外通信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等,但最终主流归结到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作为ETC系统的车辆自动识别技术。
  • RFID主要由阅读器和应答器两大部分组成。阅读器(如图1)是数据捕获系统,内含一个与应答器相配合的耦合元件。应答器(如图2)是数据载体,内含一个微型芯片和一个天线线圈组成的耦合元件[1]。
  •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多屉战备药箱的RFID阅读器天线,该天线可实现药箱内各屉药品RFID标签的有效识别。方法:采用多个覆盖较小区域线圈的串并组合来构成一个覆盖较大区域的天线线圈。由于缩小了单个线圈的面积,在组合线圈的工作区域不易出现阅读盲区,有助于提高RFID系统的识读性能。结果:药箱箱体大小58 cm×50 cm×62 cm,内部分2~3层,设计成用4个小线圈组成的组合天线来覆盖整个抽屉底部,实验中测得该天线的阅读范围约为54 cm×48 cm×30 cm.可读出放置在药箱抽屉底层的全部标签和大部分放置在药箱抽屉上层的标签。结论:采用所设计的天线,可以准确识读药箱内各屉药品RFID标签,且有利于降低药箱RFID系统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射频识读标签(RFID Label,也称智能标签、电子标签等,以下简称智能标签)已经面世多年,但是要大批量生产,普及使用,尚需克服一些技术瓶颈。这方面迫切需要各方协同,攻克难关。网版印刷对于生产智能标签的天线线圈能做些什么呢?
  • 应该讲电子警察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高清、数码、网络、识别的方向发展。主控设备是由工控机系统向DSP技术发展。车辆检测技术仍然是以线圈检测技术为主,视频检测技术为辅的方式发展,车牌识别技术是由高性能的识别软件与DSP技术相结合代替传统的纯软件识别,从结构上向一体化、小型化、节能方向发展,采用专一的嵌入式系统完成检测、抓拍、控制、存储、识别、传输一体化
  • 介绍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基本设计原理及主要功能,重点分析检测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实验结果令人满意。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具有的优势,为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数据采集提供了高性能的解决方案。
  •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SPCE061A型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停车场车辆检测系统。系统利用地感线圈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检测,控制闸杆机的自动起落,并具备车位显示以及语音提示功能。该系统配合IC卡和图像监测处理装置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停车系统,从而实现大型停车场的智能化管理。文中重点介绍了车辆检测部分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硬件接口电路及软件编程要点。
  • 当选手们把一只轻薄小巧的芯片系在鞋带上,通过设在起跑线的地垫时,根据“电动生磁,磁动生电”的原理,芯片里的微型线圈便会切割地垫周围的磁力线而产生电流,使芯片开始工作并发射电磁波。每个运动员佩戴的芯片如同一个特殊的“电子标签”和“条形码”,储存着个人信息。
  • 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地感线圈的埋设只考虑面积的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材质。但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
  • 电子标签(又称应答器)是时下最为先进的非接触感应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电子标签是数据信息的载体,通常由耦合元件(线圈、微波天线) 和用 于存储有关应用标识信息的存储器及微电子芯片组成。
  • 本设计的应用环境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CSRm),采用多圈注入或射频堆积加电子冷却将重离子束在横向相空间与纵向相空间进行累积。其高频系统采用铁氧体加载的同轴线性调谐腔,通过改变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磁导率来改变高频腔体的谐振频率。实践中是通过改变绕在其上的偏磁线圈的偏磁电流来改变其谐振频率。加速腔的频率设计范围为0.25-1.7MHz和6-14MHz。
  • 网版印刷有平台式和轮转式之分。平台式网版印刷时刮刀往返运动,先是给网版上墨,然后再一次刮印,此时膜版与承印物接触,并且挤压油墨使之转移过去。这种运动是间歇式的,生产效率较低。轮转式网版印刷则是连续供墨,连续印刷,印刷速度更快,油墨转移能力更好。
  • 目前,交通管理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使用“电子眼”摄像技术、线圈地下埋置技术、雷达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微波检测技术(MTD)等几种方式。不过,有知名专家预测,无线射频识别交通监管技术将成为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未来发展趋势。